目前阶段保供措施,很难改变倒查20年政策对国内供给的影响;而在内循环和保产业供应链的宏观政策背景下,进口煤大幅或者全面放开的可能性也不大。
国庆假期以后,区域内开始了供暖模式,电厂采购及民用煤采购需求开始上涨,进一步支撑区域煤炭价格上涨。建材化工行业则由于基建与地产的工业高峰期带动了需求的上涨,采购备货都较为积极,支撑煤价上涨。
一方面,由于澳煤限制措施,短期内进口煤通道难以放松,对冬储期间内贸的供应能力有了更大的要求,支撑煤价上涨。另一方面,港口现货煤价在本周开始走势平稳,主要是由于当前过高的销售价格下,下游接货意愿较弱,港口方面调入稳定,调出明显减少,存煤不减反增。根据数据监测,本期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全国综合指数)报收154.5点,环比上涨1.4点,涨幅0.91%。近期鄂尔多斯地区煤管票放开,供给上升,但是陕西地区的部分煤矿由于完成了年度核定产能,煤管票被全部收回,加之进口煤的限制目前来看暂无开放可能,国内煤炭整体供应还是相对偏紧。焦煤方面,节后焦煤市场偏强运行,煤矿库存明显下降,矿方心态开始转好,焦企的需求依旧上涨,对原料煤的拉运积极,焦煤价格上涨。
【西北地区】 产地方面,节后以后,榆林榆阳地区多家煤矿由于煤管票被收回,设备检修等因素处于停产状态,区域内煤炭供应偏紧,其余在产煤炭生产保持正常,销售良好,矿上库存保持低位,煤价稳中上涨另一方面,港口现货煤价在本周开始走势平稳,主要是由于当前过高的销售价格下,下游接货意愿较弱,港口方面调入稳定,调出明显减少,存煤不减反增。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数据统计,目前榆阳区有18家煤矿生产销售,合计产能6790万吨,停产煤矿13家,合计产能5410万吨,开工率仅为55.65%。
据今日智库消息,中秋国庆长假期间,鄂尔多斯市合计产能5.48亿吨/年的188座煤矿马力全开,日均销售煤炭接近200万吨10月8日晚间,山西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晋能控股集团注册地址为大同市,注册资本为500亿元。此番重磅重组绝非简单的5+1,而更像3+2+1,至于能否成为NO.1尚存悬念:首先,同煤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确定进行联合重组或者说合并重组,三大国企主要煤电资产将会纳入整合;其次,潞安化工集团组建后,潞安旗下可整合核心煤炭资产寥寥,据传由阳煤集团牵头筹组华阳新材料后,待整合资产自然亦会大幅减少,这也是区别于上述三大国企的主因所在;第三,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这一重量级的煤炭交易平台纳入重组,当然前提是改革后。山西省的国有企业改革,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20中国煤炭产量排行榜数据,2019年同煤集团17928万吨,晋能集团9219万吨,阳煤集团8377万吨,潞安集团8346万吨,晋煤集团7092万吨,共计50962万吨,产量超过5亿吨,煤炭产量在全国第一。重组整合后,新公司的煤炭年产量将超过5亿吨,将成为中国第一大煤炭企业。
为发挥山西省能源企业产业集群优势,提高集中度,推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重大突破,山西省委决定联合重组同煤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同步整合潞安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相关资产和改革后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组建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多次披露的信息来看,同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金刚出任晋能控股集团首任掌门人,晋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彪任晋能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晋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鸿双和同煤集团总经理崔建军均任晋能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其他班子成员来自同煤集团和潞安集团。晋能控股集团的成立,将有利于发挥煤炭作为传统支柱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长过程中的有力支撑作用,同时有利于培育山西省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吸引力和集聚效应,让煤老大在转型发展新路上实现华丽转身,担当好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重任伴随着地产、基建的恢复,在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用电量及煤炭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四季度,煤炭需求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八月份,我国进口煤2066万吨,同比减少37%。倘若不放开,单凭国内煤企增产实现保供有一定难度,而进口减少,也逼迫国内运煤铁路和环渤海港口要加快发运,实现满负荷乃至超负荷运行,才能满足下游用煤需求。这对于华南、华东电厂来说,存在缺口可是不小,需要多拉一部分北方港口煤炭来补充。在冬季用煤高峰期,无疑会加大环渤海港下水煤和配套铁路的供应压力,当然,也为国内铁路和港口运输强势回归提供了发展机遇。
(本文章为鄂尔多斯煤炭网独家报道,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进口煤前松后紧,促使进口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在进口平控目标下,假设全年进口总量按照2017年的2.7亿吨执行。四季度,煤矿、港口、铁路、航运等相关单位都在全力追赶生产进度,而内循环经济结构大环境下,大量放开进口不符合当前宏观环境。
五月份之后,国内煤炭市场形势明显转好,进口煤呈现收紧,同比和环比出现大幅回落。今年1-8月,原煤产量累计24.5亿吨,累计同比降0.1%。那么9-12月剩余额度约5000万吨,月均仅为1250万吨,如果按照进口煤3亿吨计算,每个月还能多进口一些。纵观后几个月煤炭生产,预计全年产量略有增长,但难以实现大幅放量。如果今年后几个月,进口政策维持现状,月均进口量保持在1253-1973万吨之间,较上半年每个月大幅减少800-1500万吨,由此产生的货源缺口将转至内贸采购来补充。1-8月份,累计进口煤炭22075万吨,同比微增0.2%。
1-4月份,我国进口煤出现大幅增长之后,开始严格执行进口额度管理,并严禁异地报关。随着北方港口煤价不断上涨,关于放开进口煤的传闻持续不断,有消息说,东北地区终端企业冬季保供需求给予1000万吨的新增进口煤额度。
目前,全年严控总量,严禁异地报关,部分用户外购无望的情况下,心态逐渐发生变化。最值得关注的是,冬季用煤高峰期即将到来,煤矿、铁路和港口还要加把劲才行。
引发市场对于进口煤政策的关注和猜测。有的终端企业四季度已经没有额度,或者所剩不多,而在申请新的进口煤额度无望的情况下,留给电企备煤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部分企业增派船舶赶往北方港口拉煤的积极性提高。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海关将对部分港口9月1日之前到港、尚未通关的进口煤陆续办理通关手续,数量约150万吨纵观后几个月煤炭生产,预计全年产量略有增长,但难以实现大幅放量。四季度,煤矿、港口、铁路、航运等相关单位都在全力追赶生产进度,而内循环经济结构大环境下,大量放开进口不符合当前宏观环境。在进口平控目标下,假设全年进口总量按照2017年的2.7亿吨执行。
目前,全年严控总量,严禁异地报关,部分用户外购无望的情况下,心态逐渐发生变化。五月份之后,国内煤炭市场形势明显转好,进口煤呈现收紧,同比和环比出现大幅回落。
那么9-12月剩余额度约5000万吨,月均仅为1250万吨,如果按照进口煤3亿吨计算,每个月还能多进口一些。引发市场对于进口煤政策的关注和猜测。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海关将对部分港口9月1日之前到港、尚未通关的进口煤陆续办理通关手续,数量约150万吨。有的终端企业四季度已经没有额度,或者所剩不多,而在申请新的进口煤额度无望的情况下,留给电企备煤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部分企业增派船舶赶往北方港口拉煤的积极性提高。
倘若不放开,单凭国内煤企增产实现保供有一定难度,而进口减少,也逼迫国内运煤铁路和环渤海港口要加快发运,实现满负荷乃至超负荷运行,才能满足下游用煤需求。在冬季用煤高峰期,无疑会加大环渤海港下水煤和配套铁路的供应压力,当然,也为国内铁路和港口运输强势回归提供了发展机遇。今年1-8月,原煤产量累计24.5亿吨,累计同比降0.1%。1-4月份,我国进口煤出现大幅增长之后,开始严格执行进口额度管理,并严禁异地报关。
伴随着地产、基建的恢复,在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用电量及煤炭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四季度,煤炭需求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随着北方港口煤价不断上涨,关于放开进口煤的传闻持续不断,有消息说,东北地区终端企业冬季保供需求给予1000万吨的新增进口煤额度。
这对于华南、华东电厂来说,存在缺口可是不小,需要多拉一部分北方港口煤炭来补充。1-8月份,累计进口煤炭22075万吨,同比微增0.2%。
如果今年后几个月,进口政策维持现状,月均进口量保持在1253-1973万吨之间,较上半年每个月大幅减少800-1500万吨,由此产生的货源缺口将转至内贸采购来补充。最值得关注的是,冬季用煤高峰期即将到来,煤矿、铁路和港口还要加把劲才行。